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我在明末当皇帝 > 第475章 村中行走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我在明末当皇帝 第475章 村中行走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475章 村中行走

天子亲赴河南祭奠大臣的消息通过报社宣传,很快在国内引起一片波澜。

天子扶棺,万军护送,此等殊荣谁人不羡?

报纸上同样报道了袁可立的生平事迹,一桩桩、一件件功绩在报社编辑的妙笔下广为流传。

朱由检一边让人推动舆论发展的同时,一边在视察河南等地的民生。

河南地处中原,地势平坦,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相对风调雨顺,适宜人类生息繁衍,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可河南最容易闹灾荒,小冰河时期灾荒情况犹为严重,一两个月不下雨都是常事,最近两年开始大规模种植土豆等耐旱作物情况稍有好转,但仍需外省粮食支援。

赤红的天空下,朱由检站在种满土豆的农田里行走,弯腰抓起一把干得掉渣的泥土,又扔到一边,对身后的当地知县道:“这么干的土能种出粮食么?”

知县道:“回禀陛下,没问题的,土虽然干,百姓们还可以挑水来浇,土豆主要在播种期和孕蕊开花期需要的水多些,等发芽了就不需要太多水了,百姓们也可清闲些。”

“既要挑水何不修水渠引水过来?”

“陛下,需要水的地方太多了,附近的几条大河得不到雨水补充,再修渠引水,水干的更快啊。”

朱由检恍然的点头,天不下雨他也没办法,就河南现在的干旱气候,空气的湿润度不够,就是人工降雨也下不了几滴,还是得等自然降雨。

“除了少水之外还有什么问题?”

知县想都不想就回道:“首属蝗灾!几万蝗虫袭来时遮天蔽日一般,所过之处连草皮都啃干净了,土豆发芽虽有大棚防护,也难免不受到损失。”

“今年县内粮食够么?”

“需州府拨给百石。”

“知道了,朕会下旨让免除河南、陕西两地今年的税赋。”

朱由检站在田地里,望着天空的血色穹苍,感到肩上担子更重了,来之前他还想,大规模种植耐旱作物后,河南等地最起码能做到自给自足,亲眼来这看看才知道情况比他想象的糟糕太多。

再耐旱的农作物也得有水才能生长,现在是天不下雨,水不够,现在还能挑水浇田,等河干了就万事皆休了。

老百姓辛苦种田,还得看老天的脸色,不下雨也就罢了,再来一场蝗灾草皮都给你啃干净了,从他站着的位置到地平线那边,连点绿色都看不见。

“附近有村子么?”

“前边两里有个小村子。”

“带朕去看看。”

朱由检一行不过数十骑,虽披坚持锐,乍看上去只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队,几十名骑兵进村可是大新闻,村民们好奇的爬上院墙彪悍的骑兵队。

村里的孩子望着金吾卫骑士的铠甲发出羡艳的赞叹,清一色的八尺高的战马,威武的铠甲让人望而生畏,金属兵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几十骑聚集在一起,除了战马响鼻外没一丝杂音,古时代的男儿想的大都是横刀立马,扬名北疆,骨子里对骑士们充满了敬畏,而不像后世那样毛还没长全就想着当网红。

“王老五,赶紧过来拜见上差。”知县唤来一个布衣老叟,老叟拄着拐棍一瘸一拐的走到朱由检马下拜道:“三里村村长王老五拜见上差,敢问上差此来何为?”

“随便走走看看,老人家劳烦你带我们在村里走走。”

“上差请。”

村长带着朱由检一行在村里行走,长时间在紫禁城生活的朱由检难得见到底层百姓的疾苦,连年大灾让百姓生活困苦。

为了不被饿死,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房子破了也没钱修理,随便找点枯草破瓦搭上勉强住着,百姓的衣服更是破烂不堪,毫不夸张的讲当抹布都嫌脏。

在村里走了一圈,连鸡鸣狗叫声都没听见,要不是百姓眼神里还有对生活期盼的神采,朱由检还以为自己这是到了清末呢。

“老婆子,快把咱家那只鸡宰了给上差接风。”

刚一进自家院里,村长就扯脖子喊道,一个布衣荆钗的妇人提着篮子从瓦房里走出来,“杀你个老杀才,就那一只鸡还指望它下蛋呢。”

村长奔走到妇人跟前,“你个老婆子好不晓事,上差来了。”

“上差?”妇人望了眼朱由检和他身后将兵,忙道:“我我我……我杀鸡去。”

“不用忙了。”朱由检制止了妇人,在村里这一趟下来他还哪还有心思吃鸡,坐到院子里石凳上,对老者招招手:“老人家过来坐。”

“老朽不敢,不敢。”

“让你坐你就坐!”贾华一声断喝,吓得村长直接瘫在石凳上。

朱由检瞪了眼贾华,“对老人家这么凶干嘛。”

贾华垂首受教,朱由检这才道:“老人家,你是这里的村长,你说这些年光景如何?”

“这……”村长瞄了眼知县,朱由检怒了:“我问你话你看他干嘛?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他若有欺民之举,我这就拿他下狱。”

知县也懂事:“属下到外边等候。”

说完缓缓退了出去,临退出去之前有意无意的望了眼村长,朱由检对村长道:“有什么你跟我说,我一句话就能拿你们知县下狱,你不用怕他。”

“那……那小老儿就直言了。”

村长深吸了口气,像是下定决心一般道:“这十几年光景都不好,天公不作美,地里没收成,当今圣上继位之前,朝廷各种名目的税款压的咱气都喘不过来。

本来我这三里村有五百户人家,现在只有三百不到,那些人都交不起税逃难去了,当今圣上要是没免税三年,只怕现在连二百户都不到了,今年得交税,我们哪来的钱粮交税啊?”

朱由检沉默半响,道:“老人家天子已经下旨免了河南今年的税,这个不用担心了,你家中情况如何啊?”

“真的?”村长浑浊的眸中泛起激动之色,“天子又免税了?”

朱由检一点头,“天子一直惦念着河南百姓,老人家你家中情景如何啊?”

“我家……”村长叹了声道:“不瞒上差说,小老儿有三个儿子,长子早年战死沈阳,媳妇改嫁了,二儿子跟人抢水被打断了腿,媳妇也跑了,家中生计全靠小老儿和三子维持。

我那儿子平时挑水浇田,农闲时当个团练,也能有点收入。”

说到这,村长停了下,左右张望着确定知县不在场后才说道:“按照朝廷规矩,团练兵每月给银一两,可县里说团练兵操练时吃的米粮也要从这一两白银里扣除,通常到手也就三钱左右。”

朱由检的行事风格已经让村长把他当成御史了,什么事都说了出来。

“还有这种事?!”朱由检又惊又怒,帝国设立团练兵是为了未来战争做准备,地方官连这个钱都敢克扣,河南道御史眼瞎么?

“可不就有这事,我听周围几个村的人说,他们也都这样,农闲时才有二三钱拿,这还不如到城里做工了。”

“知道了。”朱由检铿然起身,抬手道:“即刻拿下河南道御史,着刑部彻查河南练饷一事,涉案之人一个不能放过,那个知县马上给咱抓了。”

“是!”贾华抱拳领命,“你们几个跟我来!”

听到朱由检要拿下御史,村长嘴巴张的老大,“上差你不是御史?”

朱由检笑了笑,“我几时说我是御史了?老人家咱得谢谢你,没了你还不知道让这群地方官贪了多少银米。”

在老者错愕的目光中,朱由检突然想起一件事,对刘若愚道:“出来带了多少钱?”

刘若愚摸摸钱袋。估摸着道:“约莫二百两。”

“去买点鸡鸭鹅狗什么的,村里不能一点牲畜的声都听不到。”

“老奴记着了。”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