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都市现言 > 踏枝 > 第272章 你倒是藏得深!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踏枝 第272章 你倒是藏得深!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我去外头透透气。”黄太师说完,站起身来,蹒跚着步子,走到廊下。

迎面吹风,饱含水气,亦满是夏日的热意,黏黏糊糊的很不舒服。

昨天的来龙去脉,除了还不晓得那行人是哪儿冒出来的,以及徐公公与那群混混的下落外,基本都清楚了。

黄太师知内情,理得通顺些。

而不知道皇上在忌讳什么的,会被前后怪异的“顺序”弄得一头雾水。

有聪明人,可能会悟出来,也有脑子不活络的,被瞒在鼓里,不解顺序、不解思维。

瞒着就瞒着吧。

因为,皇上不会说出真相。

真相未明,此举就像是皇上莫名其妙、主动逼反,一旦在千步廊里传开……

黄太师都不用动脑子,就知道那些刚毅的御史会做什么选择。

等大朝会上,不死谏几个,流一地鲜血,都收不了场。

可是,现在去死谏,对结果有什么好处吗?

说白了,死了都白死。

没有意义。

再说句不好听的,物尽其用、人尽其用。

等到林繁大军返京,昭告天下他皇太孙的机会,御史们谩骂也好、拥护也罢,闹起来的,才算有用处。

身为太师、身在京城,他也得尽他的用处。

现在,坐回去,好好想一想,他能做、又该做什么。

黄太师转身回书房。

里头,范太保捧着茶盏,低头看着文书。

身为三公,日常公务很不轻松。

就算没有横插出来的永宁侯府等等事宜,千步廊之中,也没有几个是清闲人。

底下州府,为了治下土地与百姓,嗷嗷叫着往京里求厚待,京中做不到有求必应,需得依着计划与能力,全程统算,一一调度。

在对应的衙门之上,皇上之下,便是他与范太保了。

太保的书案上,堆着厚厚的折子与文书。

范太保看得认真又仔细,提着笔批注,之前那些烦心事似乎没有影响到他一样。

黄太师摸着胡子,暗暗感慨。

也是。

皇上也好,先太子的遗腹子也罢,他们都姓赵,国号也还是“周”。

谁输谁赢,大周治世不会改变。

上位者争权,但衙门还得运作,百姓还是营生。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天也饿不死个大活人。

只是这朝政,若懈怠三五日,就难说了……

“太保还是拎得清。”

黄太师在心中暗暗夸赞,那拇指还竖着,忽然间,一个念头划过他的心田。

那位不知来历的行人……

黄太师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想到啊,真没有想到,他黄晔黄太师,瞧这个、看那个,却把身边这整天憨笑的小老头给算漏了。

早间间,范太保有一位外甥。

那位外甥的父母因战乱早早撒手,留下这么个小孩儿,范太保追随先帝,日子比普通人宽裕,就把孤苦孩子接到身边。

抚养、教导,长年累月下来,情似父子。

外甥也争气,考得进士,成了行人司的一位行人。

差不多十年前的深冬,出京做事,夜宿驿站,没想到突发疾病,吃饭时倒下去了。

驿丞慌忙找了大夫,最后也没救下来。

范太保闻噩耗,伤心至极,等外甥棺木回京,抱着大哭了许久。

黄太师听徐太傅提过,重新收殓、更衣,都是范太保亲力亲为,而那身行人司的官服与过城腰牌,也都留给了太保,让他做了念想。

官服是真的,腰牌是真的。

套上官服,拿着腰牌,自称“行人”,守备们能质疑什么?

京里大大小小的官,有几个眼生的,太正常不过了。

便是黄太师都不敢说,千步廊里那么多人,他各个都记得住名字,还能与官职对得上。

行人司里,当然也就寻不出这么一号人物了。

现在查起来,时隔多年,行人司的官员不知道换了几批,哪里还晓得这桩。

黄太师也就是灵光一闪,否则,根本想不起来。

他迈着步子进去,在书案后头坐下,侧着脸看范太保。

太保大人,才是深不见底的那一个。

范太保显然是被他瞅烦了:“我脸上长瘤子了?”

黄太师呵得笑了声。

从清早出门到现在,这一刻的笑容最真了,发自内心,透着一股轻松劲儿。

“你倒是藏得深!”黄太师道。

话音落下,范太保眉头一皱,想说什么,良久都没说出口来。

到最后,他失笑着摇了摇头。

作为皇上的辅政大臣,此举大逆不道、错得不能更错了。

再有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又能如何?

别人听与不听,路都是这样走。

范太保说服了自己,仅此而已。

他能看明白其中所有关卡,那么,对黄太师也看清楚了,自然不会意外。

都是跟着先帝拼搏出来的人,都在朝中经历了大半辈子,谁还真的能是个毫不敏锐、稀里糊涂的愚笨老头?

同样的,黄太师把他也一并看穿了,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反正,范太保也看出来了,黄太师长吁短叹了一上午,亦是挣扎了一上午,终于算折腾出方向了。

这也不错。

好过他们两人一个衙门、一间书房,还要彼此算计、较劲。

他们心照不宣,该做的事儿认真做。

年纪大了,折腾起来伤筋动骨,能省力的地方,还是省点力气吧。

范太保的沉默是默认。

黄太师也不至于追着问,收回视线,琢磨他自己的去了。

他能做些什么呢?

秦家、长公主他们那些人那儿,黄太师出不了力。

而秦胤与林小子那里,边关将士们愤怒,清君侧也得有余地留下。

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西州城。

依着军情折子上的说法,想要越过鸣沙关,可能还需十天光景,那何时才能打下西州城?

易守难攻的西州大城,比鸣沙关还要让人头痛。

得快些、再快些……

看来,得让西凉朝内吵得更凶些,分歧更大些!

议和还是防御?

石魏的遗体、李芥与其他被大周俘虏的大将,西凉要不要换回去?拿多少好处来换?

那几个西凉大小官员,拿了他这么多银子,不积极主动地拖西凉后腿,真当钱是这么好赚的?

------题外话------

没想到吧,有人闷声不响干大事儿了。

今天也是三更。

也没想到吧~~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