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后记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后记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后记

崇祯九年,腊月中旬。

这个时节的辽东正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一场大雪过后,真的就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情形。

现在的李鸿基已分外高大,身材魁梧体型健硕,又穿了一件子外翻毛的皮氅,活脱脱就是一只巨熊。

“真他娘的冷,”抖落身上的积雪,毫不客气的坐到了东宁公的对面,抄起筷子就从沸腾的火锅中夹起一片羊肉送到嘴里:“怪人先生,你可真会享受。我们在外面打死打活,你却在家里享福……”

张宁哈哈大笑着说道:“林丹汗愿意接受册封了吧?”

“就算他不愿意还能咋的?”李鸿基抹了抹浓密胡须上的汁水,哈哈大笑着说道:“老子的大炮会让他愿意的。”

和蒙古大汗林丹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十五个月,十月初的时候才终于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平辽过程中,蒙古大汗林丹曾经和大明朝结盟,但这份盟约并不稳固。

野心勃勃的林丹汗一直试图统一蒙古内部,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现成吉思汗时代的辉煌。奈何时代不同了,这注定就是一场虚无缥缈的黄粱美梦。

在没有了“大金国”这个共同的敌人之后,盟约很快就被撕毁,掌控着很多个蒙古部落的张宁顿时就成了林丹汗的敌人。

和林丹汗的战争持续了一年多,但名动天下的宣慰军却不是战争主力。

张宁组织起了一支联军,由昔日的大金国残部和部分蒙古兵为主,多尔衮、岳托还有李鸿基等人联合到一起,共同击败了林丹汗的军队。

又经过近两个月的负隅顽抗,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由文秋池出面和林丹大汗谈判,缔结了一份“城下之盟”。

蒙古各部愿意内附到大明朝,成为朝廷的藩屏之地,在少量明军进驻的同时,派遣流官进行管理。作为回报,林丹依旧保佑大汗的尊崇称号和一应待遇,林丹的长子奉命入宫伴读,其实就是“质子”的意思,这也历朝历代的外藩必须接受的条件,用来证明自己的忠诚。

同时,崇祯皇帝册封林丹汗的妹妹兀良哈固伦公主为妃,正式的封号是:宣仁安妃。

大明朝并没有因为战事的胜利而过分压榨,除了依旧允许他保留大汗的称号和待遇之外,还专门流出一块小小的地盘和几个部落,归属林丹大汗直辖,维持着大汗应有的体面……

虽然还有很多很多的琐碎事宜,但是,蒙古各部的大局已定,剩下的那些不过是细枝末节的问题而已。

“鸿基啊,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要你造反了吧?”

面对这个问题,李鸿基嘿嘿的干笑了几声:“造反没有前途呗,若是弄出的动静小了,打不过官军,弄出了大动静,朝廷一调你的宣慰军过去,不是被火铳兵打死,也一定会被火炮轰成渣渣……”

“笨蛋,我不希望你继续造反,不是因为打不打得过的问题,而是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造反是怎么回事。”

“想当初,你们那些人只是单纯的为了造反而造反,既没有稳固的地盘也没有明确的主张,无论弄出多大的声势终究成不了大事。”

没有稳固可靠的根据地,终究只是流寇而已,根本就无法持久。那么多造反的队伍,看起来好像是很热闹的样子,但蜂拥而起的造反军根本就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主张和诉求,也就无法获得其他阶层的支持……

“怪人先生,你懂的真多,当初要是和我一起造反,说不得也能成就一番大事呢。”

“这事儿还真的说不准,当初要是我和你一起造反的话,说不得就……算了,不说这个了。吃火锅,吃火锅……”

在外征战将近一年的李鸿基也终于可以亲省下来了,奈何他从来就不是一个轻省之人。

“怪人先生!”李鸿基从不直接称呼张宁的官号,而是象当初在李家寨之时那样,总是习惯性的叫他“怪人先生”:“当初你说这边有很多大事要做……”

李鸿基来到辽东的时候,辽事已经基本平定,在和林丹汗的战争中,虽然宣慰军不是主力,但却始终作为一股强大的威慑力量。也正是因为身后就有了强力的靠山,前大金国残部和蒙古联军才有信心有底气和林丹汗开战,并且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对于李鸿基而言,这根本就不算多么了不起的事儿,也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现在的李鸿基,只顶着一个的“招讨”头衔儿,表面上看可以算是五品官员,其实只是在宣慰军内部而已,朝廷并没有正式加封他任何官职。

对于野心勃勃的李鸿基而言,一个区区的五品,而且还是虚衔儿,肯定不会满足。

“我也想象怪人先生这样,做大事当大官,成为留名青史的人物……只可惜已经没有机会了。”

辽事已经平定,蒙事已基本完成,现在的大明朝已经日渐繁荣,呈现出一派中兴的气象,对于武人而言再想建功立业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你这个家伙虽然有点本事,终究是眼皮子浅,”张宁哈哈大笑着说道:“这个世界很大,机会很多,还记得当年我给你讲的查理皇帝的故事吗?”

万里之外的极西之地,有一岛国名叫英吉利,岛上的查理皇帝横征暴敛,最终被造反的民众送上了断头台……

这个故事李鸿基永不忘记,因为这就是他起兵造反的最初思想基础:活不下去就造反,这是连万里之外的蛮夷都知道的道理,凭什么我就不能造反?

但是,他早就不是造反军头目了,而是宣慰军的军官,和这个故事还有什么关系吗?

“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中的更大,既然极西之地有诸多蛮夷之邦,极东也有不少。”就好像当初给李鸿基讲述那个故事的情形一样,张宁用同样的口吻说道:“在极东之地,有一大陆。那极东大陆比大明朝要广阔数倍,却是无主之地……”

在李鸿基的心目当中,大明朝就是一方无比广阔的世界,张宁说的那个极东大陆比大明朝还要大好几倍,这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无主之地?那岂不是说谁占了就是谁的?

“对,就是这么个道理!”张宁哈哈大笑着说道:“只要有建功立业的心思,机会总是不缺的,我已准备东征极远之地……”

从崇祯十年开始,张宁就不断的派遣宣慰军北上,北上再北上。到了崇祯十二年的时候,终于贯穿了那片广袤无垠的极寒之地。

崇祯十三年夏,在张宁的指点之下,多尔衮首先找到了“白令海峡”,并且作为先遣部短暂驻扎。

当年十月,张宁组织起一万多人的队伍,正式开始东征。

李鸿基等人,越过冰封的狭窄海峡,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因为这方陌生的世界位于大明朝的极东之地,又是新近发现的天地,所以被称为“东方新世界”。

开始的时候,除了少量的“野人”小部落之外,并没有发现大规模人类活动的迹象,足以证明事实却是如同张宁所说的那样,这里就是一片无主之地。

但是,在崇祯十五年,远征新世界的宣慰军先遣部却遭遇了大量的“西番红毛鬼”。

对于西番红毛鬼,大明朝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他们是来自西边的欧罗巴之地,多是些金发碧眼鼻高目陷的佛郎机人。

这当然是一个误区,因为当时的大明朝对于欧洲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印象,无法区分英吉利、法兰西等等诸多的分属,而是全都统称为佛郎机人。

这些西番红毛鬼是驾大船来的,他们跨过万里海疆来到这里,所作所为和宣慰军完全一样:占领和征服。

虽然上国天朝素来看不起这些个西番蛮夷,但事实证明,这些个红毛鬼的战斗力极其强悍。

红毛鬼和宣慰军一样,都是使用火铳的,只不过他们的人数远远比不上宣慰军,而且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局面……

对于急切的想要建功立业的多尔衮来说,对于野心勃勃的李鸿基而言,只有击败这些个哇哇乱叫的红毛鬼,才能占据广阔无边的新世界。

在双方遭遇的那一刻开始,战争就已经打响了。

开始的时候,战斗虽然进行的十分激烈,但却始终处于焦灼状态,而且战争规模不大。

毕竟双方的母国都在万里之外,一个需要克服重重风浪横跨大洋,一个需要越过白令海峡路途遥远,无论人员还是给养都是最难克服的困难。

崇祯十九年,在获得了充分的补充之后,第四波远征军终于到来,于李鸿基、多尔衮部合兵一处,发起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北河大会战”……

新世界的战争旷日持久,旧世界的改变也在逐步进行当中。

同年,朝廷组建第一支大型远征舰队,大大小小两百多支各色海船,漂洋过海从正面登陆新世界。

隔了一年之后,大明朝终于在新世界的西海岸建立起第一个“城市”,命名为:君恩城。

作为君恩城的首任总督,已年近六旬文秋池第一次踏足这一方陌生的世界……

又三年之后,在君恩城的东北,第二座城市开始建立起来。

为了彰显宣慰军的功绩,特意用宣慰大人的名号来命名:东宁城!

同年,东宁公世子,张深圳来到东宁城,作为最高军政长官统辖各处。

二十多年前,一个叫张宁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并且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现如今,他的影响已遍布新旧两个世界,并且在可以预知的将来还会一直存在下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