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堂争执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堂争执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堂争执

看着自请罪责的兵、礼二部官员,崇祯皇帝的内心还是很满足的。

这些个朝臣,尤其是部堂官员,自持是前朝元老,对于皇命总是选择性执行,有时候甚至根本就是阳奉阴违的打太极,而且一个个油滑如鬼。虽然几次想要敲打敲打他们,又顾忌着刚刚登基不久,怕落下“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口实,所以暂时对朝中大员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想不到这些人竟然愈发的变本加厉肆无忌惮起来。

刚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敲打敲打。

冷冷的说了几句场面话,看起来好像是不做追究的样子,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事不算完。

“这个张宁么……朕是知道的……”崇祯当然知道张宁这个名字,因为他结婚的钱就有一部分和张宁有关:“原本是布衣出身,前朝的时候出过税吏,是悊皇帝使出来的臣子……”

张宁肯定是天启的臣子,这一点绝对毋庸置疑。把纳颜部纳入大明朝的藩属之列,已作为天启皇帝生前为数不多的“武功”之一刻于碑文书于传记之中了,他张宁必须是前朝天启皇帝的臣子。

“悊皇帝……慧眼识人……”崇祯的帝位传承来自于天启皇帝,他当然要想方设法的说天启皇帝的好话。不过已经死去的天启皇帝实在没有多少可供后人称颂是东西,那个木匠皇帝嬉笑玩乐不务正业,还养出了魏忠贤那样的权阉,肯定和“雄才大略、克己勤勉”之类的评语不沾边,也就只能勉强说一个“慧眼识人”遮遮脸面了。

“悊皇帝大行之前,曾对朕谈起,说这张宁是个人才,稍加磨砺可堪大用。今日之事验证当日之言,朕深感大行悊皇帝识人之明……”

当初天启皇帝还在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张宁是个人才,只不过天启皇帝走的太匆忙,才把这个人才留给我。今天张宁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正好验证了天启皇帝的说法,由此可见,天启皇帝是真的有识人之明。

这番话肯定是在给天启皇帝的脸上贴金,至于天启皇帝有没有说过“张宁是人才”的话语,那就至于崇祯皇帝本人最清楚了。

现在反复提起早已进了坟墓的天启皇帝,当然不是为了追思,而是另有用意。

你们这些个臣子,不是总在背地里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酸话吗,今天就要你们看一看朕是怎么用前朝的臣子的。

“拟旨。”

“着,钦命事蒙宣慰使张氏宁者,挂镇国将军衔,升二等抚远侯,赏御用金刀一柄,有先行后奏之权。”

镇国将军是一个类似于荣誉称号之类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将军,而且文官也可以挂这个称号,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权利,仅仅只是一种荣耀而已。

至于那个二等抚远公,则就是把以前那个抚远伯的爵位升了一大级。

国朝从不加封外姓王,所以宗室以外的臣子最高的爵位就是“侯爵”了。不过……太祖开国初年,一口气封了四十二个公、侯爵位,还赐了丹书铁券,也是民间传说当中的免死牌,可谓风光无限了吧。短短十几年之后,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杀掉了其中的四十一个,仅有一人幸免。

有明一朝,除了给死人的追封之外,绝大多数封王封爵的都没有好下场,到了后来,“公侯万代 ”这句吉祥话儿就成了一句骂人的话语,就是希望对方早点死掉的意思。

不知是“公侯万代”的神秘诅咒起了作用还是有什么别的机会,除非是有特殊功绩之人,否则基本不能封侯。而是稍低一个等级的“伯爵”则封出去很多,几乎已经到了烂大街的地步。

侯爵和伯爵虽然只有一级之差,但却意义不同,等于是承认张宁的贡献具有特殊意义。

挂将军衔,升侯爵,赏赐御用金刀,这些都只不过是代表了崇祯皇帝对张宁的认可和赞许,当然不可能用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来酬谢军功,只不过是表达崇祯皇帝对张宁这个人的重视而已。

作为二把手的监军肯定也是有功的,但却提都没有提,就是因为正式的封赏还有待商榷。

殊恩殊赏,开崇祯朝先例,而且是赏赐给前朝旧臣,足以证明崇祯皇帝奉行的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做法,也足以堵住悠悠众口了。

接下来就应该商量一下正经的事情了。

纳颜及附属各部早已归附了大明朝,现如今又把西伦和东伦两部纳入实际控制范围,套北和晋北一带已连绵成片。

那份报捷文书当中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这是鼎足三分的战略格局。

一百多年以来,国朝第一次把军事力量延伸到蒙古部,隐然已于伪金和林丹汗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如果还看不清楚蕴含其中的战略机遇,那就真的连蠢猪都不如了。

“诸卿说说吧,接下来应该应该如何应对?”

东伦和西伦两部已经底定,接下来呢?应该怎么办?

“臣一愚之见,”兵部尚书首先发言了,而且这事他一定得先表态:“可以下一到钦旨,让那张宁先驻守两伦部,以防敌兵再犯。”

这句……真是的是废话。

打了个惊天动地才底定了两伦的局面,当然不可能就这么直接退回来,而是一定要死死的据守在那里,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军事存在。至于两伦部发给朝廷的正式归附疏文,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到了。

张宁不是活雷锋,要不是为了占据两伦部这块战略咽喉之地,不可能下那么大的本钱拼死拼活的去打仗。

“先让张宁驻守,然后派遣内军入卫,一来是为增援张宁部壮我声威,再者也是为了永固之考虑……”

命令张宁驻守当地的同时,派遣内地的军队开赴过去,增强宣慰军的实力,同时也是为了以后将两伦部纳入版图成为永久领土做出铺垫。

这当然是长远之计,却是杨绍廷最担心的事情。

两伦部是宣慰军用鲜血和生命打出来的局面,怎能心甘情愿的和别的军队一起占领?

杨绍廷星夜兼程赶到京师,一来是为了报捷,再者就是为了确立宣慰军对套北以及两伦部的单独占有。

要是他没有拿回去赏赐,而是领着一支别的军队去抢宣慰军的口中食,先不说张宁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光是下边的那些大头兵就能让他不敢睡踏实觉。

“老子们打生打死得来的地盘,凭什么给别人占领?你这监军吃干饭领闲职也就罢了,怎么还做出这等吃里扒外的破烂事情?”

不用想也可以知道,宣慰军的士兵们一定会戳着他的脊梁骨这么骂他个狗血淋头。

唯恐崇祯皇帝真的下了这样的旨意,再也顾不得什么朝前之仪,杨绍廷赶紧站出来大声说道:“不可,万万不可!”

因为宣慰军刚刚给朝廷涨了极大的脸面,崇祯皇帝对杨绍廷另眼相看,面带微笑的说道:“杨卿何出此言?有何不可?”

既然你这做皇帝的问起了,我也就别藏着掖着了,还是开门见山的直接说了吧。

“前番纳颜部事起,朝廷曾有旨意,令宣慰军并地方军卫协同办理此事……”

那道旨意就是崇祯皇帝下的,他当然清清楚楚,确实有这么回事。

“我宣慰军苦战一月有余,定纳颜而克两伦,直至全歼敌军,却未曾见过地方军卫的一兵一卒。若臣所料不错,时至今日地方军卫尚不知两伦之事。若遣地方军卫入驻,恐两军不和多有争执……”

打仗卖命的时候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我这边都打完了你那边还不知道消息呢。等到胜利之后却跑过来摘果子拿好处,这事放在谁身上都不会服气的。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而且这种事情早就是大明朝的常态,今天被杨绍廷毫不客气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等于是把潜规则直接揭开了。

纳颜部和两伦部是宣慰军打下来的,朝廷却要派遣别的地方军卫去占领,还美其名曰“协助”。真要这么干的话,恐怕会激起变故,两军都能打起来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在场的很多文武大臣都知道杨绍廷说的是事实,但这种话怎么好直接当面讲出来呢?

你这一番说辞,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大家都听得出来,这已经和直接指着榆林三卫的鼻子破口大骂没有任何分别了。

官场上最讲究的是就圆滑二字,轻易不要得罪人。但是这一次,杨绍廷不仅把榆林卫得罪死了,还间接的把兵部也给得罪了。

这分明就是在说兵部不懂事不知兵的意思嘛,谁还听不出来了?

同样是这一番,听在崇祯皇帝的耳朵里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从杨绍廷的话语中就可以听得出来,这分明就是张宁本人的意思,只不过是借助杨绍廷这个监军之口说出来而已。

监军只是负责上下通达内外沟通,有监督职责却无决断之权,是不是派遣地方军卫和宣慰军一起协同驻守,和杨绍廷这样监军没有一文钱的关系,这绝对是张宁的授意。

监军监军,你代表的是朝廷啊,怎么能只顾张宁的利益呢?

张宁想要独自占领那片广大的地盘,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必须顾及朝廷的意思。

但宣慰军刚刚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实在不好直指其非,崇祯皇帝只好说道:“杨卿所言属实?”

要是派遣地方军卫过去的话,肯定会闹出两军不和甚至是直接开打的局面,杨绍廷说的这些话是真的吗?

满朝文武大臣全都支支吾吾闪烁其词,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崇祯皇帝顿时就明白了:下面的情形确实如同杨绍廷所言,看来这事真的需要更加慎重。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