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进京奏对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一百二十七章 进京奏对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进京奏对

“恭喜张上宪……”文秋池满面笑容,对刚刚从胡家庄回来的张宁说道:“好事到了……”

张宁笑问:“是不是朝廷恩赏的旨意下来了?”

平定纳颜部乱事,绝对是大功一件,朝廷应该有所表示,看文秋池的这个样子,应该是朝廷的旨意到了。

“那倒不是,”文秋池取出一封官样书文交给张宁:“不是万岁的旨意,是阁票……”

所谓的阁票,就是以内阁的名义发给地方的行政命令。

崇祯皇帝登基之后,暂时还在沿用天启朝的内阁,以顾秉谦、黄立极、施凤来、等天启老臣为主,阁票就由他们发出来的。

阁票通过延安府衙周转了一下,昨日才到了锅盖川,内容却很简单:进京奏对。

“新皇登基,必定要大启一批新人,若是奏对的好,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先恭贺张上宪了……”

“我说文老兄啊,你先别忙着说这些好听的话儿,你倒是给我说说,这进京奏对到底是怎么个意思吧。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现在还是两眼一抹黑呢。”

大明朝的官吏的很多,尤其是地方官,更是多如牛毛,但绝大多数根本就没有见过皇帝本人,更没有奏对的机会。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地方或者是某个行业做出突出成绩而且能引起朝廷注意的官员,才有这样的机会。

尤其是崇祯新朝初建,肯定要大量启用一批新的官员,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奏对本身的就是一种巨大的政治资源,尤其是对于中下层的地方官僚而言,往往意味着飞黄腾达的机会:毕竟曾经面对过皇帝本人,升迁的机会非常大。尤其是在新朝初立新皇登基的大背景下,能够和皇帝当面奏对,往往会被视为皇帝的“近臣”,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这个意思我已经领会到了,只是……只是奏对的时候,我应该对万岁说点什么才好?”

“其实也没有好说的,”文秋池笑道:“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万岁多半会问起纳颜部的事情,你只需捡着好听的说就可以了。”

张宁虽然顶皇命钦差的大帽子,但那终究只是一个临时的差遣,本质上他还是一个税官。

在大明朝,这样的税官也不晓得有多少,根本就没有资格进京奏对。唯一的解释就是,张宁在平定纳颜部的乱事当中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准备提拔重用,所以才有了这个决定。

“嘿嘿,在纳颜部历经血火,总算不是白忙……”

“我的上宪大人呐,你真是想多了。”文秋池哈哈大笑着说道:“纳颜部之事看似重大,对于我泱泱天朝而言,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万岁又怎会因此就见你这个小税官?这次奏对并非是单独召见。据府衙那边的人说,光是陕西一地,接到阁票要进京奏对的人就有十四人之多,你不过是其中之一吧了。”

因为在纳颜部立了大功,皇帝就要特意召见,这只不过是张宁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其实这次奏对的人很多,光是陕西一个省,就有十四个这样的“幸运儿”。

历代皇帝登基之初,都会有这样大规模的奏对,会有很多地方官进京面见天子。而张宁,仅仅只是其中之一。

进京奏对绝对是件大事,其中还许许多多繁琐到让人头皮发麻的细节,好在这事并不需要张宁操心,自然会有专门的人员办理。

先到西安府衙签到,然后去通吏署集合。

这个通吏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衙门,办事的官员也不是官而是吏,虽然是各地的常设机构却不属地方管辖,而是吏部的派出机构,最主要的职能就是上通下达各种往来。

在通吏署的安排下,包括张宁在内的十四名官员很快启程去往京师。

到达京师之后,张宁等人被安排在“秦音试馆”。

所谓的“秦音试馆”其实就相当于陕西省的“驻京办”,位于前门外的三条胡同,成立于永乐年间。早年间,陕西学政为了方便本地的读书人考试而修建,是陕西读书人在京最大的聚集地,后来经过屡次扩建,已经成了类似于“驻京办”的机构。

进宫陛见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耐心等待,足足等了半个多月还是没有一点消息。但这些前途远大的陕西官员却没有闲着,而是整日里东门西走,往来于各个衙门之间,无非就是攀交情走门路,为以后的升迁做好铺垫。

张宁不是通过科举正途上来的官员,也就没有“同年”,更没有“座师”荫庇,就是想跑跑关系也没有那个机会。而且张宁不是因战功升迁上来的武官,也就谈不上什么“袍泽之谊”……

既没有同门的师兄弟,又没有关系深厚的战友,不文不武的身份实在尴尬。当别人都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奔走“跑官”之际,张宁只能整天老老实实的在“秦音试馆”吃饭睡觉,简直就是一个另类。

其实张宁早就意思到了自己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因为他和其他那十三个陕西“同僚”完全不同。

别人都带着师、长或者上官的推荐信,同时还带着大量的金银表礼,很容易就能和京官们攀上关系,再送点见面礼什么的,自然无往不利,很快就能找到阵营归属,融入到各自的小圈子当中。

官场上,最讲究的就是抱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官相护”。

或是因为地域,或者是同科,或者是拥有同一位“座师”,等等这些了乱七八糟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关系网。加入这个巨大的关系网之后,本着“花花轿子人抬人”“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原则,相互之间拉帮结派,就等于是走上了升迁的快车道。

终明一朝,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都有着天然而又巨大的优势,这当然是因为大明朝奉行“以文驭武”的传统,给了文官很高的地位,同时还是因为文官可以很顺利的融入到关系网当中,相互照应相互提携,自然可以在仕途上一路顺畅。

可惜的是,张宁完全没有这方面的优势,除了老老实实的在“秦音试馆”等候陛见之外,几乎什么都做不了。

“上宪大人,这样可不行啊。”同样的话语楚丁卯已经提起过好几次了,“就算张上宪没有甚么关系,也应该主动出去跑跑才是。关系本就跑出来的,不跑的话岂不是更加的没有机会?”

这个楚丁卯是锅盖川的四位同知提举之一,年纪已有些大了,是文秋池文副提举专门选出来给张宁做伴当,让他跟随着张宁进京来的。

这位楚丁卯本是浙东人士,在吏部当过差,又来才去了陕西辗转到了锅盖川。

因为有过吏部的履历,自然有些官场的关系,更主要是因为他熟知官场上的各种规则,跟着张宁前来奏对也可以起到很大帮助作用。

眼看着别人托门子走关系搞的风生水起,张宁却只能窝在秦音试馆傻等,楚丁卯已经有些急了。

没有关系就去跑关系啊,象张宁这种没有根据的官员不主动出去跑关系找门路,以后的仕途肯定不会很顺。张宁要是不顺的话,作为张宁的手下人,他楚丁卯必然会更加的不顺。

张宁当然很理解这个手下人的急切心情,笑呵呵的对他说道:“做官就是做人,门路广达上下通透是做官的诀窍,这个道理我懂。可我……我只不过是小小的税官,毫无根基可言。就算是抱着白花花的银子出去送礼,都不晓得应该进哪座庙拜哪尊神。不是我舍不下脸皮,实在是因为无处可去啊……”

这就是张宁的尴尬之处了。

虽说是陕西本地的官员,但却无法融入到陕西的官场当中,就算是同来的这些陕西官员都和他不是一路人,更加的没有机会接触到京城的官场。

而且,张宁从未有过主动投靠谁的想法,这就让他显得更加孤立了。

做官这种事情,最要紧的就是同僚的帮衬和上官的提拔,可惜的是,张宁不具备这些政治资源……

“咱们锅盖川本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野娃娃,就不要想着指望外人了!”

不知不觉之间,已过旬日光景,张宁始终没有得到进宫奏对的消息。

其实陛见早已陆陆续续的开始了,但这种陛见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样,所有这些从陕西来的官员一窝蜂的去见皇帝,而是有着非常明显的次序。

最先进宫的一批学官。

按照以往的惯例,新皇登基驭极,大多都要是开恩科的。 一来是为了招揽人才为国取士,再者也是为了施恩天下的读书种子,表明皇帝对读书人的重视。这本就历朝历代的惯例,早就在预料之中了。

第二批进宫面见皇帝的则是那些主管一方的地方官吏。

这批人大多是品级比较低而且在地方上官声不错的“父母官”,召见这批人主要是为了彰显新皇对百姓的重视和“爱民如子”之意。

第三批是律政……

半月之后,同来的十几个陕西官员都已分批次进宫奏对过了,只余下张宁一人还在苦苦的等候着进宫的消息。

一直到了月底,张宁才终于等到了进宫陛见的机会。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