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抗日之铁血使命 > 第八百三十八章:北线战斗的影响(下)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抗日之铁血使命 第八百三十八章:北线战斗的影响(下)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关于大本营和关东军之间的矛盾那是由来已久了,这次与苏联之间的战争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事实上早在1933年起,日军即全面着手对苏联的战争准备。

为此,日军构筑了由图门经宁安、牡丹江、勃利至佳木斯、伊春、铁骊、绥化的东部铁路,并建成由林口经鸡西市、密山到达乌苏里江岸虎头镇的支线;在北部建成经北安、孙吴至黑河以及由嫩江、霍龙门至黑河的战备铁路;在西部从白城子经索伦、五岔沟至阿尔山的铁路也被全部修通。

此外,日军还沿着这些战备铁路的两侧修建了大量的营房、仓库、机场、公路等军事建筑。

在东北内地,日军更是耗资巨万,扩建了兵工厂、车辆厂等军工部门。

其部队编制,则按战时编组,专门在东部、北部,成立了几个军一级的指挥机构。

关东军以临战姿态所需要的一切,其国内无不尽力解决。再加上日本宣传机关的鼓吹,“无敌关东军”的雄名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牛逼哄哄的部队,在这次的局部战役中,竟连连失利。

近代作战,突破对方阵地所需的飞机、坦克、大炮,关东军无不具备,但在实战中却都不占优势,关东军的对苏战争中心问题是进攻,进攻的重点是对各个阵地的突破。

可是关东军自6月20日直接指挥诺门罕作战以来,对苏蒙军阵地的进攻连连受挫,使其大本营极为失望。

此时的日军大本营,对关东军越权擅自轰炸外蒙的机场;拒绝驻青岛的第五师团增强诺门罕地区;使用象23师团这样的新部队,来解决与日本声誉有关的边境事件等等,都颇有意见。

可是关东军的那种傲慢不可一世的态度,却有增无减。

他们以建立伪满洲国,为日本开辟了数倍的疆土而自负,并以指使伪满洲国的方式,对待其国内问题;他们以自己是日本在大陆上的主要军事力量,拥有对大陆政策的最后发言权而有恃无恐;对一些重大问题,他们常常以根据现地的判断为理由而自作主张,对抗其国内。

当时的关东军,在日本政治生活中,已成为一个特殊有时又是很棘手的问题。

其原因除了关东军本身之外,还有日本军界利用这支庞大国外驻军的影响,来提高其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有时甚至要挟其国内各界和左右日本政府的政策。

日军大本营在分析了日苏关系及根据诺门罕地区的军事情况后认为,该地的战事,短期内不会停止。为加强该地区的作战指挥,于是下令,在海拉尔地区成立第6军,辖第23师团、海拉尔第8国境守备队、在海拉尔地区的第1、第2陆军医院。

自第6军成立后,关东军与其大本营的矛盾越来越深。

日军大本营的想法是,以一个军专门组织计划、指挥该地区的作战,这样一心专用,也符合日军历来的做法,即根据需要成**一级的指挥机构,作战结束后,军的单位也随之取消,部队的各项军事工作,由师团为单位组织实施。

对成立第6军这样一级指挥机构,关东军认为诺门罕事件,从开始即由关东军指挥其直辖的第23师团作战。由于战事失利,而突然成立第6军,来隔开关东军的直接指挥,这是对关东军的不信任,有意给关东军难堪。

另外,在7月20日,日军参谋部为研究解决诺门罕事件,通知关东军参谋长矶谷廉介中将回国参加研究。会上按照事先拟制的“事件处理要纲”进行讨论,大意是对此一事件,本着局部就地解决的方针,至迟于今年冬季处理完毕。

武力如果不能达成目标,就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然后部队撤离该地,如苏军再侵入争议区,视情况进行反击。

对于 空中作战,对越境的飞机应予以打击,只有“满境”遭到轰炸,才可进行空中进攻作战 ……

在这次会议上,矶谷廉介按照一贯的强硬主张,认为关东军这么多的部队为此而牺牲流血,最后竟放弃该地撤回部队,这些他要回长春请植田谦吉司令官决定。对矶谷的这种托词,日本参谋本部、陆军省都极为不快。

由于关东军与其总部在政策上的分歧,做法上的不同,在感情上的对立也日渐加深,以致他们与其总部逐渐互不联系。

从7月下旬至8月中旬,关东军司令部与其参谋本部既不通电话,也不发电报。

面对关东军这种态度,日军大本营方面也颇为无奈,日军的参谋总长载仁亲王,根据关东军司令部不与参谋本部进行正常联系的情况,确定由负责分管作战的参谋次长中岛铁藏中将至长春,听取关东军的意见和作多方疏通,才在表面上把问题解决。

但是这段时间苏联和日军的战斗却一直没有间断,而且苏蒙联军似乎正在组织更大规模的反击,这让关东军司令部和大本营都颇为担心。

无奈之下,大本营只能命令驻扎在青岛的,战斗最强的第五师团立即北上,增援诺门坎方向。

与此同时,华北方面军另外三个师团也接到了集结的消息,随时准备北上增援关东军。

可以说,因为北线的战斗,整个东北华北战场的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而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山东战场上就是,日军虽说在之前的战斗中吃了大亏,但是却一直没有报复,以至于苏鲁战区以及山东游击总队竟然有时间进行补充和休整。

此外,由于苏鲁战区此次鲁南反扫荡打的非常不错,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国民政府军委会着重宣传报道了这一仗,一时间苏鲁战区以及于学忠的大名再一次出现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威风无限。

至于此战最大的功臣李国耀,也不知道是上面故意的还是真不知道,总而言之并没有什么篇幅,仅仅只是在报道中提了一句山东游击总队奉命增援。

不过对此李国耀并不在意,在回到根据地之后,在确定了日军不会进攻熊耳山之后,李国耀当即命令部队进行全面思想整顿和军事训练。

没办法,李国耀看了一下所部的兵员,老底子所剩无几,大部分是解救回来的**俘虏和矿工,还有一部分是收编的伪军和土匪。

这成分简直是大杂烩,干啥的都有!

这样的部队想要保证战斗力,就必须进行思想上的改造以及整顿,军事技能方面也要加强训练。

为了能达到提升战斗力的效果,李国耀对所部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编,除了原有的一纵、二纵外,新增加了三纵,任命温德彪为纵队司令,部队编制也和其他两个纵队一样,下辖三个步兵大队和少量的技术兵种,总兵力五千五百人左右。

随后李国耀又对现有的技术兵种进行了调整,其中骑兵和炮兵以及火力支援部队都进行了扩编,骑兵纵队由两个大队扩编到了三个大队,而炮兵部队则是新增了野炮大队,火力支援部队则是新增了一个重机枪大队。

总而言之,各部队的实力都增强了不少。

调整完编制之后,李国耀当即命令徐虎和王战海以及马德胜各指挥一个步兵纵队深入东西北三个方向进行实战训练,而他则是带着部分技术兵种向南渗透作战。

一时间整个鲁南地区到处都是山东游击总队在活动,虽然没有太大规模的战斗,但是却也把山东地区的日伪军吓了个够呛!

(本章完)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