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抗日之铁血使命 > 第一千五百五十章:大国交易(求月票)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抗日之铁血使命 第一千五百五十章:大国交易(求月票)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根据《雅尔塔协定》,1945年8月,苏联分东、西、北三路出兵东北、北朝鲜,全歼70万关东军和20万伪军,展开了对日本关东军最后一击,最终迫使日本政府全面无条件投降。

有人说,中国之所以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是因为美国投下的原子弹促使了日本投降,也有人说是因为苏军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

不可否认的是,原子弹和苏军都是促使日本快速投降的重要因素,但是真正有见识的人却知道,苏联和美国的帮忙只是外部因素,更重要的还是靠我们自己的坚持。

自“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最终,我们在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之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倘若我们没有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坚持,没有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拼搏,中国早就亡了,那还能等到国际局势的风云突变。

更何况,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他们从来都不是无条件帮助我们的,每一次出手的背后我们都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美国帮助我们,那是因为他们需要我们的士兵为他们卖命,于是就有了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战场,就有了被一次次出卖。

而苏联人同样如此,苏军之所以会出兵东北帮助我们消灭日本关东军,这在李国耀看来不过是大国间的交易,同苏联同情中国人民沾不到半毛钱的关系。

要知道在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时候,欧洲战场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德意日三**西斯国家就只剩下了垂死挣扎的日本。为了早日结束战争,苏联大军开始集结于苏中边境,随时准备帮助我国“解放”东北。

但许多人想不到的是,苏军出兵东北的“出兵费”可低,单单美国答应它的这5个条件就令我们中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这五个条件分别是:维持外蒙现状;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苏**同经营;千岛群岛交还苏联。

更重要的是,苏联人得了这么多好处还不满足,在出兵中国东北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就将整个东北的工业彻底的搬空了,极大的削弱了中国的工业基础。

1945年8月9日,百万苏联红军对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并展开了激战。短短几天苏军便击毙8.3万关东军,俘虏59.4万人,盘踞在东三省长达14年的日本关东军被一锅端。

但当我们还来不及感谢苏联之时,后者就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打败日本后,苏军自然不可能轻易后撤回国,而是开始了“强盗行径”,却美其名曰:出兵费、补偿。

到抗战末期,经过日军多年的苦心经营,东北工业生产总量已经超出日本本土,东北真正成了日本侵略全中国和东南亚的基地。

日本投降后,其在东北的工业,自然成为同盟国注意的目标。

中国人民浴血抗战8年,如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对日作战算起,中国人民抗击日本长达14年之久。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日本法西斯战争中所做出的民族牺牲最大,所作贡献也最大。

所有在华日本资产作为对华战争赔偿费用,无论就公理,还是就法理而言,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1945年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谈判开始,国民政府就明确指示中国代表宋子文:“关于东北原有各种工业及其机器,皆应归我国所有,以为倭寇对我偿还战债之一部分,此应与苏方切商或声明者也。”

斯大林当时对中国这一正当要求也表示赞同,也支持中方的诉求。

抗战结束后,1945年9月18日,中国政府向美、苏建议:“凡属日本及日本国民在华领土内所有全部产业权、契据、利息以及各类财产,包括房屋、发电厂、各种工厂、船只、船坞、造船厂、机器、矿业、有线及无线电设备材料、铁路、车辆、修理厂等等应认为已让予中国。”

“凡属同盟国约定归还中国之任何中国或台湾领土,如有盟**队驻扎,应采取一切必要及紧急办法,防止敌人从事摧毁、破坏、隐藏、移动及转让等行为;关于分配日本国内各种资产,中国应享受优良百分法,及交货优先权,以抵偿中国国家及人民所受之长期牺牲与损失。”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复函表示,苏联完全理解中国对日本赔偿问题的立场,具体办法应由四强(中苏美英)组成的对日管制委员会做出。

美国还在1945年8月下旬宋子文访问时,就表示支持中国的要求。

甚至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接见宋子文时说,“中国抗战八年,苏对日作战仅数日,向日本要求赔偿,中国自应居首位。”

英法等同盟国对中国的正当要求也表赞成,在当时看来,日本在华资产,作为对华赔偿的一部分,在国际上并无问题。

但是谁也没想到,都认为没有问题的事情却出了问题。

斯大林虽口头上对中国以日本资产作为赔偿的主张表示同情,但实际上他对东北的日本工业早就另有打算。

在签订雅尔塔协议时,他对罗斯福要求: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归苏联,并恢复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去的在东北的全部特权,否则他无法对人民交代苏联为什么要出兵中国东北,这是他公开说出口的出兵东北的目的。

还有没说出口的目的就是把东北的日本资产全面占有、重点摧毁,然后实行垄断性的经济合作。对后一目的,是后来苏联代表在与中国国民政府进行经济合作谈判时透露出来的。

所谓全面占有,就是把东北所有日资产业宣布为红军的战利品,由红军全面接收。

重点摧毁就是把最新最好最重要的机器设备拆运到苏联,满足自己的需要。

剩余的部分,一分为二,中苏各占其一,双方再进行排他性的经济合作,以免第三国(美国)的势力进入东北。

这三个环节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全面占有和重点摧毁,三个环节都服从于苏联国家安全的目的。

由于东北的轻重工业几乎全为日本的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满洲电业株式会社以及满铁株式会社所垄断,苏军占领东北后,首先将这几个垄断组织的头头--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总裁高崎建之助等日本高级经济管理人员抓起来,拘留于长春寓所,严加看管,然后从他们口中索取各种所需要的材料。让他们证明,东北某某企业是为关东军服务的,日本资本占多大比例,以便为苏军将企业攫为战利品提供“事实根据”。

把各种材料准备齐全之后,苏军当局强迫高崎建之助将属于满业之各种事业移交于苏联。

高崎表示,满洲国既已解散,他作为满业总裁,无权签署这样的文件。既然苏联要求移交,应由苏联下书面命令,不然,将来中国方面必有异议。

但苏军当局拒绝下书面命令,并说中国方面由苏联解决。高崎经不起威胁利诱,与其他管理人员联署了相关文件。

这样,高崎等一伙非法签署了移交文件,将由他统管的72种工业,以及150种辅助工业作为军事企业移交给红军。满洲电业株式会社理事长平岛敏夫等也签署了同样的文件,做了同样的移交。

在逼迫高崎等人进行移交期间,苏方派出人数不等的武装”代表”对各工厂一一实行接管。这些工厂大部分是民用工厂,而不是军用工厂。

但苏联认为,凡是为关东军服务过的都是军用工厂。因为谁也不能说关东军不抽烟卷儿,不洗衣服,不点电灯,不住房子,不用瓦,而且日本工厂负责人还出具了证明,证明移交的所有工厂都是为关东军服务的。

接着是拆运,实际上,仗一打完,拆运就开始了。

所有被苏联认定为战利品的工厂,都被苏军当局派兵把守,严禁外人进入。日本战俘,特别是技术人员是拆卸机器的主要承担者,事后被押赴西伯利亚战俘营做苦役。

他们把工厂里的机器和重型设备拆卸下来,装进箱里,并拖拽到铁路的起点,然后分海陆两路运往苏联。

苏方人员接管各工厂后,则在苏方技术人员指挥下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对工矿机器设备拆毁的程度,取决于工矿本身的重要程度和苏联对其机器设备需要的程度。

短短半年时间苏军就将日本大型现代化设备打包装车,搬空了整个东北。等到**来到时,接收的只是一片废墟。

除了搬走机械设备,苏军就连百姓家里的钟表、家具、牲口都不放过。

整个东北各个地区遭受到了苏军的掠夺,仅仅长春银行,苏军便拿走了7亿满洲币、36公斤黄金、3700多克拉钻石,还有价值不菲的证券等。

据调查记录显示,苏军共从东北搬走价值8.6亿美元的机械设备,加上带不走损毁的共计约20亿美元。拆卸设备、毁坏工厂的苦力活全由关东军俘虏代而为之,所掠夺的财务由货船运送至海参崴再中转至苏联内部港口。

日本在东北苦心经营十余年的成果,到头来却被苏联摘了桃子,这可能是中国和日本在战争之初做梦都没想到的。

苏联在二战时期被德国打的元气大伤,所以二战尾声时四处掠夺回血。可以说,苏联当初出兵150万攻打强弩之末的关东军时早有意图。

因此,如果有可能的话,李国耀并不希望数量出兵东北,即便是出兵也尽量控制在北满地区,而不是让这些强盗一般的家伙控制整个东北,因为那对中国来说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ps: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