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抗日之铁血使命 >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蠢蠢欲动的日本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抗日之铁血使命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蠢蠢欲动的日本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苏德战争就像是一颗深水炸弹一样震惊了全世界,不管是欧洲亚洲还是美洲,各国领导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的张大了嘴巴,满脸的不敢置信。

苏联的强大是深入人心的,不管也不会有那么多国家怼他深深忌惮,而美英等国之所以一直执行绥靖政策,其目的就是想要让德国日本东西夹击苏联。

正是因为知道苏联的强大,各国都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绝对不会去招惹苏联,最起码目前不会。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德国虽然攻占了整个欧洲大陆,但是孤悬海外的英伦三岛他们还没有攻克,这个时候与苏联开战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正常人是绝对不会这么干的。

然而,德国人就是这么干了,而且他们还在战争爆发后打出了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战绩!

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发生战争,其影响绝对是超乎想象的!

对于苏联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因为战争开始后不但有大量的苏联军队被德**队歼灭,同时德国空军还对苏联国内的各大工业城市展开大规模的轰炸,大批的民众因此丧生。

而对于欧洲的老百姓而言,这似乎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德国人的矛头指向苏联之后,必然会放松对欧洲各国的压制,尤其是对于摇摇欲坠的英国,那更是如此。

此战对于亚洲各国而言,影响更是深远!

苏德战争对于亚洲影响最大的两个国家无疑是日本和中国,相比于中国,日本的影响更大。

作为盟友,德国进攻苏联本应该和日本打招呼,但是鉴于苏联和日本刚刚签订了中立条约,德国人并没有告诉日本他们的行动。

没错,关于德苏开战这件事情,日本政府事先没有接到德国政府的任何正式通知!

事实上日本对于苏德之间的关系一直都非常的关心,毕竟苏联驻扎在远东地区的那几十万红军一直都是悬在日军头上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砍下来。

因此日本驻德大使和武官一直都在收集两国的军事动向,尤其是进入4月以来,驻德大使曾多次电告关于德苏开战的情报。

因为他们发现,近段时间德国大军陆续向东线集中,非常的频繁,大有开战的意图。

接到消息后,日军参谋本部为之召开首脑会议,讨论并分析了有关德苏开战的情况,结论是德苏不会马上开战。

参谋本部的那些人认为德国大军向东线集中是为了支援外交的,德国不会做出强行对英、对苏两面作战的蠢事。

所以当德国进攻苏联的消息传到东京之后,日军上下都傻眼了!

尤其是日本外相松冈洋佑,更是惊讶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因为就在不久前松冈洋佑刚刚结束访欧,在与德国外相里宾特洛甫商谈的时候,对方曾夸口说:“无论如何也要打垮苏联,照现在看,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办到。”

然而,松冈外长当时并没有理解这就是表示要开战的意思。

甚至于就在战争爆发前三周,松冈洋佑还曾发给里宾特洛甫一份文电内称:“鉴于目前我国周围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希望德国现在尽量避免同苏联发生武装冲突”。

当时,里宾特洛甫回答说:“现在德苏开战是不可避免的,但我确信,如果战争爆发,用两、三个月时间就可以结束作战。军队已经调动完毕,苏联也在列阵对峙。战争的最终目标仍然是英国,如果现在打垮苏联.英美就不会动手。”

然而,松冈外相却似乎认为德苏之间的悬案可以通过外交途径得到解决,并未对此重视。

但是却不曾想到德国人如此的果断,这么快就下定决心,并立即对苏联展开全面进攻。

而苏德战争爆发是铁一样的事实,在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日本又该何去何从,这很快就成了日本高层争论的焦点了。

因为德苏开战意味着日本可以从北方苏联的沉重压力下解放出来,这时可以趁机南下,建立自给自足的态势,这是一种论点。

另一声音是,德苏开战意味着北方苏联的削弱,这时应该北进,消除北面的忧思。

这其实还是日军上下一直在争论的南下和北进政策,从之前的国际局势来看,南下似乎更符合日本的利益。

但是眼下随着苏德战争爆发, 陆军省佐藤贤了军务科长等人都觉得眼下对与大日本皇军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大本营应该立即和美国妥协,解决北方问题。

苏德战争爆发十天后,7月2日,日军高层召开御前会议,出席会议的除首相、内相、陆、海、外三相、陆海军两统帅部长和次长、枢密院议长外,河田藏相和铃木企划院总裁也参加了会议。

会上,首相近卫大公爵发言,称考虑到当前世界形势,尤其是德苏两国开战后的形势和美国的动向、欧洲战局的进展以及处理中国事变对策的有关方面等,现在迅速决定帝国应采取的对策,是帝国目前的当务之急。

因此,政府和大本营陆海军部反复协商,草拟了一份《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希望日本国策建设大东亚共荣圈基础不应该因为世界形势的演变而有丝毫的改变,继续努力解决当前的中国事变。

但除此以外,为了确立自存自卫的基础,还要在南进的同时,随时解决北方问题,以消除北部边境的忧患,适应世界形势,尤其是适应德苏战争的演变。

首相之后,参谋总长和军令部长都作了发言,最终决定大本营陆海军部加强了对苏战备。

尽管御前制定了对苏战备的决议,但是关于解决北方问题使用兵力的规模问题,因为陆军省和参谋本部之间想法不同,所以迟迟定不下来。

陆军省当局想采取彻底的“瓜熟蒂落主义”,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前述驻满洲、朝鲜的大约16个基干师团所辖的兵力来解决北方问题。

对此,参谋本部当局的企图则主张,根据需要进一步从中国和日本国内向满洲增兵,以23个基干师团的兵力,强行解决北方问题。

这样增加兵力,必须以国家意志作出有关武力解决北方问题的决定,单凭统帅部是办不到的。

而且对北方行使武力要受季节的制约,最迟必须在9月上旬开始行动,在严冬季节到来之前结束预定的作战。

因此,如果要用23个基干师团的兵力强行解决北方问题,那就要估计一下运送增派兵员所需要的时间,至少要在一个月以前就得开始增调兵力。

而这一行动的决断,又完全取决于德苏战争的演变情况如何。

经过一番争论之后,陆军当即最终以演习的名义来完成军事调动以及补充关东军的真实意图!

为此,从7月上旬到中旬,日军方面下令征召和动员。准备从7月下旬到9月,最大限度地利用铁路、船舶、港湾,把应征人马和动员部队运送到了满洲和朝鲜。

这次动员和集中是日本陆军创建以来最大的一次,满洲国作为战场,面貌为之一变。

而且为了准备作战而积聚在满洲、朝鲜的作战物资,尽管后来多次转用于南方和国内,但在战争结束时还剩下了大约全部的一半。

由于大规模地增派,关东军的兵员倍增,总兵力大约达70万,马匹约14万,飞机约6百架,实力大为增强,东北局势日渐紧张。

(本章完)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