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其他 > 重生之军工霸主 > 第1146章 谋国(上)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1146章 谋国(上)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振华,你这是?”

“申伯伯,这是我与巴铁达成的一揽子合作计划中的一部分。”谭振华答道:“根据这份协议,我将在未来三年内,对巴铁持续投入5千万美元,这些投资将主要以设备、技术、人员培训等方式提供,目标是力争在这些投资项目建设完成后,在巴铁形成一定规模的地方性小规模工业能力。”

“这样啊。”申宗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戴上了老花镜,仔仔细细地看完了谭振华提交的这份报告,放下,又认真琢磨了一会儿才道:“你的这个计划,基本套用了当年我们国家搞三线建设时的思路,用“5小工业”开路,适用于工业基础较差的地区从零开始的工业化改造,不过振华,你也应该知道这种“5小工业”的缺点,能耗高、效率低、产出少,产品的品质得不到保证,相比起规模以上的建设,从投资的费效比来看,既不环保也不经济,振华,以我对你的一贯了解,这些落后的技术和产能,应该不是你投资的方向啊?而且你为什么要在巴铁投资,那里的投资环境会比国内更好吗?”

“申伯伯,我知道单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就巴铁当前的环境,投资这5千万美元能产生的效益是远远比不上国内的,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其战略价值却又是国内远远比不上的。”

“哦?”

“您看,截止去年底,巴铁有大约9千5百万人口,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数接近70%,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巴铁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基础非常差,国家最大宗的出口物资就是棉花和以棉花为原材料的棉纺织品,而且整个国家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技术工人紧缺,要想在那里新建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工业设施,光为了培训出合格的工人就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这是我不打算一开始就在那里搞大规模工业投资的原因之一。而这个“5小工业”呢?正好契合了当地的实际发展水平,小钢铁、小煤矿、小机械、小水泥、小化肥,这5种基础工业其实最大的作用是利用当地资源,增强了地方经济实力,改善地区性的经济结构组成,可以培养一部分劳动力从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向以农业生产为主,兼顾工业,也适度提高地区的农业外收入水平。”

申宗义略一思忖便点头道:“你这个缓进的思路还是不错的,也适合巴铁现在的经济结构,如果站在巴铁国家领导人的层面上来考虑问题的话,假设以五年、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轴线来规划国家的经济建设,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事实上我们华夏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但是,振华,你并不是巴铁国家的领导人,你是个商人,还是个华夏商人,那么你为什么要这样替他们考虑?还有,你刚才说了原因之一,那么之二又是什么?还有没有之三?你说的战略价值又是什么?”

谭振华扯了扯嘴角答道:“申伯伯,你一口气问了这么多问题,我都不知道先回答你哪一个了。”

“那就先回答你这么做的战略价值。”

“嗯,好吧,不过,嗯,那个,申伯伯,小子我说了你可别骂我。”

申宗义狐疑地上下打量了谭振华一番才道:“你小子不会又憋着什么大坏吧?行,你说,我保证不骂你。”

“我要谋巴铁的国。”

申宗义愣了一下,随即伸手就一个爆栗砸在谭二脑门上同时喝道:“臭小子你是不是钱挣太多翘尾巴了?竟做梦想当皇帝?!”

谭二立马捂住了脑壳叫唤道:“哎,申伯伯你刚才答应过不骂我的……再说了,这都什么年代了,我谭振华又生在新华夏长在红旗下,谁还愿意去遭当皇帝那份罪啊?”

申宗义没好气地说道:“我那是骂你吗?我那明明是揍你……说,你好好的,谋的什么人家的国?”

谭二:“……”。

老人家说得好有道理,谭二竟然无言以对。

“申伯伯,这事说来话可就长了,您老现在有时间不?有时间的话我就跟您老人家好好汇报一下我的这个“谋国”之计。”

“没时间也给你吓得有时间了,说吧。”

“嗯,那我可说了啊。”谭振华一边组织着语言,一边从随身的小包中摸出了一张巴铁的全国地图摊开在申宗义的办公桌上,指着上面几个标注出来的圈圈和线条说道:“申伯伯,话题要从这个瓜达尔港说起,你看这个港口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巴铁俾路支省西南部瓜德尔城南部,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其坐标位于北纬25.2度、东经62.19度,距巴铁─伊波斯边境只有约120公里,南临印度洋的阿拉伯海,距离霍尔木兹海峡湾口只有约400公里,可以说,紧扼住了从非洲、欧洲经红海、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通往东亚、太平洋地区数条海上重要航线的咽喉,申伯伯,你说红海沿岸和波斯湾里有什么?”

“那还用问?当然是石油。”

“对啊,申伯伯你看,拿下了这个港口,我们就有了一条安全的,不用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能源物流通道,对华夏来说,无论是我们生产的商品的输出,还是能源的获得,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战略价值。”

申宗义微微点了点头,又琢磨了一会才道:“振华,你说的这个港,战略位置的确重要,但那主要是因为石油,可我们国家的石油,目前还是立足于自给自足的啊?”

“那是现在,申伯伯,你看我这里有一份统计数据。”谭振华一边说一边从包里又翻出了一份资料递给了申宗义道:“这是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总结的历年数据,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出,到1985年,我们华夏的石油产量突破1.25亿吨,对比上一年度的增量也达到了历史峰值的8.89%,出口3千6百万吨,创汇67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出口创汇额的24.5%,其中的绝大部分购买者是倭国;但到第二年,也就是去年,虽然产量依旧创新高达到了1.3亿吨,但增量却一下子下跌到了4.63%,这说明,我国的石油生产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后续的增量将继续下跌,如果没有新的大油田的重大勘探发现,我们的石油产量将在一段时期内维持在这一水平,而增幅则很可能逐渐下跌,甚至可能在某天转为负增长。但是申伯伯你看这里,这张表,从这个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改开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内需的石油消耗数量在不断上升,如果这个势头不变的话,那么仅仅几年之后,大概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的样子,就将越过平衡点,我们华夏将从石油净出口国转为石油净进口国,而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以及伴生的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个净进口数字将会越来越大,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华夏将不得不到处寻找石油进口资源,而到了那个时候,安全的石油的供给和运输线路对华夏来说,就是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因素了。”

随着他的诉说,申宗义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在仔细地看完了谭振华提供的数据资料之后,他沉思了片刻,随后道:“振华,你说的这些很重要,继续。”

ps:本章节中部分数据引用自论文《1949年以来中国石油进出口地位演变》,作者李昕,发表于2014年1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一期,特此感谢。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